编辑“1943年沃罗涅日—卡斯托尔诺耶战役”

来自阅兵百科

警告:您没有登录。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,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。如果您登录创建一个账户,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,且将享受其他好处。

该编辑可以被撤销。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,然后保存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。

最后版本 您的文字
第4行: 第4行:
 
==战役背景与双方部署==
 
==战役背景与双方部署==
  
德军在[[奥斯特罗戈日斯克—罗索希战役]]中被红军击败后,其[[第2集团军(纳粹德国)|第2集团军]]及匈牙利第3军(共10个德国师和2个匈牙利师,总计12.5万人,2100门火炮和迫击炮,65辆坦克)处在一个向东突出的突出部中。[[布良斯克方面军]](司令员为[[雅·季·切列维钦科]][[中将]])和[[沃罗涅日方面军]](司令员为[[菲·伊·戈利科夫]][[上将(苏联)|上将]])分别从南北两面形成夹击之势。<ref name="苏联军事百科">苏联军事百科全书:军事历史(下).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.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, 1982年5月初版: 第1049-1050页</ref>
+
德军在[[奥斯特罗戈日斯克—罗索希战役]]中被红军击败后,其[[第2集团军(纳粹德国)|第2集团军]]及匈牙利第3军(共10个德国师和2个匈牙利师,总计12.5万人,2100门火炮和迫击炮,65辆坦克)处在一个向东突出的突出部中。[[布良斯克方面军]](司令员为[[雅·季·切列维钦科]][[中将]])和[[沃罗涅月方面军]](司令员为[[菲·伊·戈利科夫]][[上将(苏联)|上将]])分别从南北两面形成夹击之势。<ref name="苏联军事百科">苏联军事百科全书:军事历史(下).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.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, 1982年5月初版: 第1049-1050页</ref>
  
 
战役意图是从南北两面向德军第2集团军两翼进攻,即向[[卡斯托尔诺耶]]方向实施总攻,从而围歼德军并解放沃罗涅日—卡斯托尔诺耶一带,为后续进攻[[库尔斯克]]和[[哈尔科夫]]创造条件。沃罗涅日方面军的[[第40集团军(苏联)|第40集团军]]从南面,布良斯克方面军的[[第13集团军(苏联)|第13集团军]]从北面分别作为主攻力量突击德军防线,同时,还计划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[[第38集团军(苏联)|第38集团军]]和[[第60集团军(苏联)|第60集团军]]分别从从东北面和东面实施进攻,将沃罗涅口—卡斯托尔诺耶一带的德军分割成若干部分。战役预定在74公里长的战线上分四个进攻阵地突击德军防线,从两个方面军中抽调4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这一战役,战役期间的空中支援由[[第15航空集团军]]和[[第2航空集团军]]一部(共527架飞机)负责。在主要进攻阵地,集中了参战部队的72%步兵、90%炮兵和100%坦克,使红军在局部地区形成了很大的对敌优势。各主攻地段上的炮兵密度为每公里40—90门火炮,炮击时长预计30—100分钟。<ref name="苏联军事百科" />
 
战役意图是从南北两面向德军第2集团军两翼进攻,即向[[卡斯托尔诺耶]]方向实施总攻,从而围歼德军并解放沃罗涅日—卡斯托尔诺耶一带,为后续进攻[[库尔斯克]]和[[哈尔科夫]]创造条件。沃罗涅日方面军的[[第40集团军(苏联)|第40集团军]]从南面,布良斯克方面军的[[第13集团军(苏联)|第13集团军]]从北面分别作为主攻力量突击德军防线,同时,还计划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[[第38集团军(苏联)|第38集团军]]和[[第60集团军(苏联)|第60集团军]]分别从从东北面和东面实施进攻,将沃罗涅口—卡斯托尔诺耶一带的德军分割成若干部分。战役预定在74公里长的战线上分四个进攻阵地突击德军防线,从两个方面军中抽调4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这一战役,战役期间的空中支援由[[第15航空集团军]]和[[第2航空集团军]]一部(共527架飞机)负责。在主要进攻阵地,集中了参战部队的72%步兵、90%炮兵和100%坦克,使红军在局部地区形成了很大的对敌优势。各主攻地段上的炮兵密度为每公里40—90门火炮,炮击时长预计30—100分钟。<ref name="苏联军事百科" />

请注意您对阅兵百科的所有贡献都被认为是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下发布,请查看在阅兵百科:版权的细节。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,请不要提交。
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,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。不要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发表!

取消 编辑帮助(在新窗口中打开)

该页面使用的模板: